[熱點聚焦]:成本坍塌卻難享紅利 水刺無紡布市場解析
【導語】: 中美雙方關稅政策逐步落地,水刺無紡布作為紡織板塊旁支產品,也是深受其害。當前水刺無紡布市場處于“低需求+低成本”的弱平衡狀態(tài)。
1、成本下降≠加工費上升
數(shù)據(jù)來源:隆眾資訊 |
貿易爭端升級、成本坍塌之下,水刺無紡布價格跟隨雖然原料價格大幅下滑。但目前市場出現(xiàn)一個怪現(xiàn)象,就是成本雖然大跌,看似是利好企業(yè)加工費,但實際卻是客戶天天要求降價,庫存原料天天貶值。 如此大的低成本利潤卻無法兌現(xiàn)高加工費。
2、出口市場受沖擊
表1 2024-2025年水刺無紡布出口占比對比單位(噸)
出口國家 | 2024年 | 2024年占比 | 2025年(1-2月) | 2025年占比 | ||
韓國 | 16298.973 | 23.85% | 100266.532 | 24.87% | ||
日本 | 7275.151 | 10.65% | 44585.148 | 11.06% | ||
美國 | 6283.452 | 9.19% | 34559.289 | 8.57% | ||
巴西 | 3204.313 | 4.69% | 16050.01 | 3.98% | ||
印度尼西亞 | 2884.725 | 4.22% | 14399.463 | 3.57% | ||
從上表可看出,近兩年無紡布出口國家中美國一直處于前三的位置,此次關稅涉及的范圍的較廣,因此關稅的下達對出口到美國的無紡布企業(yè)影響重大。因關稅落地臨近,因此市場觀望氛圍濃厚,暫無進一步動作。
3、需求:冰火兩重天
水刺無紡布市場出現(xiàn)了一個明顯的矛盾現(xiàn)象:貨源供應充足甚至過剩,但內外貿實際訂單卻相對疲軟。與此同時,部分企業(yè)轉向直播電商等新興渠道消化庫存,但傳統(tǒng)B2B貿易尤其是外貿訂單增長乏力。為規(guī)避關稅,企業(yè)采取向消費市場就近布局。而消費者減少非必需品支出,濕巾等產品需求增長放緩。
小結:當前水刺無紡布市場的核心矛盾是產能過剩 vs訂單不足,直播電商成為短期去庫存手段,但長期仍需依賴產品升級和全球化布局。對于企業(yè)而言,減少同質化競爭、開發(fā)高附加值產品、拓展新興市場是關鍵生存策略。